全省26个社区喜获国家级称号!开远有两~
发布于:2022-07-25 信息来源:
美丽开远
2021年12月13日
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发布公示
拟认定387个社区
为第五批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
云南10个社区拟入选
其中
开远市灵泉街道泸江社区
喜获“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”称号
就业是最大的民生
产业是就业的保障
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是
实现公共就业服务全覆盖的重要载体
近年来,市人社局积极落实“六稳”“六保”工作要求,全面推进“稳就业”“保就业”工作,以创建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为抓手,打造群众认可的基层就业服务平台,进一步提升社区公共就业服务能力,为全市实现更加充分、更高质量的就业做出了积极贡献。
今年获此殊荣的泸江社区,顺应全市全面推进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趋势,把促就业工作作为主要民生工程来抓,精准开展就业指导和职业技能培训,不断提高就业质量。截至目前,社区登记劳动力1125人,已实现就业1119人,就业率高达99.46%,有就业意愿的人员实现了充分就业。
.
泸江社区充分就业的背后
是开远坚持
不等不靠、积极作为
强化产业支撑
完善产业布局
工业转型提速发展
现代农业加快发展
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的结果

转型升级“撑杆跳” 工业经济“加速跑”
随着我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,工业经济从“一煤独大”转向“多元支撑”,闯出一条资源型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新路子。全市工业总产值从125.1亿元提升至233.1亿元,年均增速11.8%,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1.1%提升至27.1%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50家增至93家。
新旧动能加速转换,建成轻工业产业园、食品加工产业园,园区总产值达79.5亿元,六大传统工业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从58.4%下降至47.7%;累计投入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14.3亿元。
产业集群加快布局,绿色纺织科技产业园获批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,小龙潭精细化工园区获批云南省首批化工园区,解化、红磷搬迁转型升级项目列入全省产业发展“双百”工程项目。
农业发展出实效
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亮点纷呈,农产品“六张名片”质效凸显,农业总产值从28.4亿元增至47.2亿元。花卉产业“走”出特色路,入选云南省“一县一业”示范县,成功创建全国首个以花卉、水稻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,获批“国家农村创新创业园区”,全市花卉产值突破13亿元。稻谷、水果、蔬菜、畜禽、苗木“打”出优质牌,全市粮食产量突破15.6万吨,打响“卧龙”“京粉1号”等一批农业品牌,“云恢290”获评“云南六大名米”,优质稻、蔬菜、水果绿色有机认证10个,禽蛋、商品鸡苗产销量分别为6.29万吨、1.8亿元,成为全省重要的家禽种苗供应中心,商品禽蛋、禽肉生产基地。 新兴产业蓬勃发展
第三产业规模持续扩大、结构加速优化,增加值从2016年的95.6亿元增至2021年的148.9亿元。消费新业态不断涌现,“线上经济”“夜间经济”持续释放消费潜力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76.6亿元增至110.3亿元。电商物流稳健发展,获批国家“数字乡村”示范县、全国“互联网+”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和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,在全州率先实施“快递进村”,打通农村物流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康养产业扬帆起航,成功创建云南省医养结合试点县市,凤凰谷P100生命养护中心建成运营,成为全州规模最大的养护中心。
体育产业快速发展,体育中心成为市民打卡“新地标”,举办省级以上比赛20场次,赛事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。
创业就业显活力
紧紧围绕以产业转型带动城市转型的总体规划,简化创业贷款的申办门槛和流程,加大创业引导、创业培训、创业贷款扶持力度,助力小微企业发展壮大,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。在大力培育市场主体的同时,引入社会资本打造集创业培训、创业指导、资金投入、政策扶持为一体的具有“造血功能”和持续发展能力的优质创业孵化园,以网络创业带动农特产业、花卉产业、食品加工等全产业链得到康健发展,有创业意愿的劳动力成功创业。截至目前,全市共扶持创业372人(户),发放贷款6285元,带动(吸纳)就业1012人,开远互联网+创业孵化园升级改造有序推进。
强产业
稳就业
促发展
群众幸福感满满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