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>>乡村振兴>>工作要闻

我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成效如何?来这场“擂台比武”上看答案~

发布于:2023-09-06    信息来源: 开远党建网


为深入学习

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三农”工作的重要论述

关于总结推广浙江“千万工程”经验

的重要批示精神

总结“干部规划家乡行动”经验

加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

红河州召开

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暨

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

13个县(市)党委组织部部长

围绕会议主题开展“擂台比武”

通过谈经验、比成效、找差距、促提升等方式

营造互学互促、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


一起来看他们“擂台比武”亮出的实绩!

↓↓↓


图片

蒙自市


绘就“三色图”  谱写基层党建新篇


蒙自市委常委、市委组织部部长  王骏


一是突出“暖色”打造滇南中心“幸福之城”。创新“五社联动”机制,开展协同共治多元服务。社区利用闲置资产创办社区企业,敬老爱幼暖新。成立7个行业党委、10个党建联盟、“蒙新星”宣讲队,开展“暖”字号创新实践行动、拓展“暖”字号服务阵地,深化联新暖新。实施“青凝蒙”工程八个专项行动,持续开展“英才汇蒙”、千名“村播”公益培训、人才公寓建设等。


图片

草坝镇现代化农业发展图景


二是突出“红色”擦亮“一大会址“文旅名片”。整合各类项目资金2661万元,聚焦“一区两村三节点”,把“中共云南一大会址”建设成以党史教育基地为核心的“星火之路”,中小学生研学基地为根本的“青春之路”,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重点的“成长之路”。以“九个一”措施推动项目实施,打造蒙自“红色心旅”党性教育品牌,开发《查尼皮的马灯》、音乐思政课等形式多样、内容丰富的党性教育课程。


图片

蒙自市新安所街道窑房村党员干部帮助农户采摘特色农产品——蒙自石榴


三是突出“绿色”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。整合1.8亿元分级打造48个示范村,“提级制定”发展规划,形成市级“四变四金”兜底、乡镇大集体企业抱团发展、村(社)领办合作社“自我造血”的多层次优势叠加、多渠道联农带农、多形式运营增收矩阵式产业发展格局。试点党组织领导的“一核五治五小”闭环治理机制,推动乡村治理见行见效。


图片

个旧市


展城市治理风貌  绘绿美乡村底色

 

个旧市委常委、市委组织部部长  范翼飞


一是激发城市治理动能。建强5个街道55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、市离退休干部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,统一锡都党建标识,实现“15分钟党群服务圈”全覆盖。建设以“司机之家”“幸福食堂”“一心红小站”“云滴红小站”等为主题的新业态服务点。按照“共性服务抓规范、个性服务显特色”的思路,实施“锡都银发生辉”工程。开发“智慧社区”APP,建设“劳动者之家”和5个红色物业示范点,推动基层治理从“独角戏”变成“大合唱”。


图片个旧市主城全景及老阴山玻璃栈道


二是擦亮绿美乡村底色。依托“干部规划家乡行动”,发挥资源环境优势,打造美丽村庄20个,申报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8个,截至今年7月,全市旅游收入达9.72亿元。邀请朱有勇、保继刚、赖庆国等名人积极回乡规划,成功打造“梨源哨冲”乡村文化品牌及卡房镇旱地水稻助力乡村振兴示范样板,荣获2022年度全省以奖代补资金100万。依托本地龙头企业优势,实施村级集体经济项目46个,累计产生收益137.33万元。


图片

个旧市戈贾社区哨冲小组


三是奏响民族团结华章。实施鸡沙一体化书记领航项目,储备91个重点项目,累计投资31.13亿元。推进区域物流配送集散中心建设,组织牵头举办梨花节、“吃在沙甸”美食月,总营业额达2690万元,有效提高党员群众凝聚力。


图片

开远市


党建执笔绘就乡村新画卷


开远市委副书记  文颢竣


一是干群齐心,用心擘画宜居乡村“和美卷”。实施“干部规划家乡行动”三年行动计划,整合资金1.67亿元实施两污治理民生工程,推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“八步法”+“红黑榜”制度+“四合四有”工作措施+环卫市场化管护模式,系统推进乡村振兴“百千万”工程、绿美乡村建设和美丽庭院评比,动员全员上阵、人人参与,推动村庄从“美好”向“和美”升级。目前,36个村庄实现美丽蝶变,14个村庄正在蜕变。


图片

大庄乡老猫冲90后花农万霞的乡村致富路 陶家淇 摄


二是人才赋能,用情勾勒产业兴旺“丰收卷”。选派82名专家人才驻村帮扶,深化与“大院大所大校大企”合作,中和营“万亩”粮烟协同发展项目、灵泉街道葫芦梨精深加工基地、羊街乡万亩花卉产业园和碑格乡藠头深加工等实现才产融合发展,全市47个专家工作站赋能产业振兴。以电商人才实训基地培育电商人才50人,孵化市场主体71个,培育电商品牌10个,截至今年7月,电商交易额达15.03亿元。


图片

绿美村庄 刘雅龙 摄


三是组织引领,用力描绘基层治理“善治卷”。把推进党组织覆盖作为推进自发搬迁群众社会融入“先手棋”,组建“流动党小组”挂联包保聚居点。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主抓手,深化“三话六学”实践活动,健全完善“一约四会”制度,促进法治、德治、自治“三治融合”。目前,全市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实现全覆盖。


图片

建水县

党建引领  作风护航  推动全面高质量振兴


建水县委常委、县委组织部部长  许洁琼


一是优生态。全面构建“一区二盟三带”党建格局,与石屏县签订县乡村三级“生态文明党建示范带”建设框架协议。扎实推进各级环保督查反馈问题整改,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,绿美建水底色更靓丽。深学笃行浙江“千万工程”经验,新建成水打营、鹧鸪冲等一批美丽宜居村庄。


图片

建水县双龙桥稻田公园


二是兴产业。做好“土特产”文章,深化“滇南最美乡愁之旅”内涵,以全域党建助推全域旅游,建成35家等级精品民宿。以滇南国际农副产品交易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,持续补齐绿色食品及精深加工产业链。深化紫陶产业与文旅融合发展。深化“六个一批”举措,有效推动137个村级集体经济“增收消薄”。以“四联带农”模式助农增收,打造“金剪刀”“金手指”等劳务品牌,每年为群众创收超10亿元。


图片

巧媳妇金剪刀疏果工


三是强作风。实施“领航创业”“铸魂赋能”等工程,择优从机关转任16名优秀公务员到乡镇工作。推动新录用公务员“4+1”帮带、“1+3”岗位锻炼机制,86名新录用公务员快速成长。深化领导干部“奔牛库”“蜗牛库”管理机制,分类整治“躺平式”干部,以作风之变带来效能之变,连续4个季度获州级固定资产投资“骏马奖”,上半年集中开工重点项目数量位居全州第一,游客人数、旅游总收入增长均为近三年来最高。


图片

石屏县


开拓进取  真抓实干  扮靓生态文明党建示范带


石屏县委常委、县委组织部部长  何德林


一是“段长制”助力异龙湖保护治理,筑牢发展绿底子。制定《石屏县“党建+段长责任制”实施方案(试行)》,将入湖7条主要河道及若干支流、沟渠及沿湖区域划分为239段,由党支部书记担任段长,常态化宣传“四要五不”,落实巡护检查的“三必”责任,运用智慧化手段进行跟踪督查,全县7条主要入湖河道水质全面好转达标。


图片

异龙湖  刘家有摄


二是“书记抓”合力壮大集体经济,鼓起村社钱袋子。将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”作为各级书记“一号工程”,高位谋划推动,通过“村企合作”“党组织+合作社+企业+农户”和党组织创办企业等模式,实现产业优化升级、群众致富增收、集体经济发展。预计今年可实现全县集体经济收入增幅达30%以上


图片

牛街镇扯直村万寿菊丰收


三是“党建+”创新乡村社会治理,铺就振兴新路子。以初心、丹心、匠心、暖心、齐心“五心工程”完成110个村庄规划,发挥党员“头雁”效应,开展“群众点题、接访说事、网络论事、干部问事、干群议事”“五式”民主协商活动,推动党组织延伸至基层治理末端,打造“五好两宜”和美乡村,先后获得“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”“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”“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”和“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试点”等荣誉,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稳居全省前列。


图片

弥勒市

党建赋能高质量绿色发展


弥勒市委常委、市委组织部部长  孔  艳


一是管“档”治党,推进“8+N”乡镇规范化建设。以标准化审核整档、规范化统一存档、精细化智能归档、制度化日常管档“四化”要求,推动实施农村党员档案室建设省级试点,投入137.88万元,完成1.3万余名农村党员建档。围绕乡镇规范化建设8大要素,配套完善主题街区、农特产品服务中心等N个基础设施,全市各乡镇规范化建设展现出新面貌。


图片

规划图


二是宜居宜业,打造和美乡村振兴发展轴。制定出台村级集体经济创收奖励办法,开展乡村振兴论坛“擂台比武”,兑现奖补项目资金1805万元。探索驻村队员“三挂钩”考核、“三必看望”“两项激励”等措施。打造出小路体、老寨等一批干部规划家乡示范村。弥勒市入选全省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示范县创建项目,小太平被评为云南省乡村振兴“十百千”工程美丽村庄、“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”。中央、省级资金2个新型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落地弥勒。


图片

变美的村庄


三是三圈融合,做精绿美城市发展新品质。推行“五治融合”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,福地社区荣获“全国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”称号。探索“党建+景区+乡村旅游集群”绿色发展新路子,弥勒市获评国家级“避暑旅游目的地”称号,石漠化治理荣获国家“2023年生态恢复成就奖”。打造街道、园区、国企、非公企业“三共”党建综合体,弥勒产业园区入围省工信厅“绿美园区”名单。


图片

泸西县

“三个先锋”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提档加速


泸西县委常委、县委组织部部长  曾云梅


一是开展“强农先锋”行动。探索清三资、争项目、促联合、创模式、强管理“五步走”路径,推进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。制定党建联建共建“十促”措施,推动小香葱产业链各新型经营主体结成发展共同体。组织开展法律进基地活动,保障群众安心就业、企业安全发展。推进人才链与产业链“深度融合”,人才助力高原梨、蚕桑、万寿菊等产业发展先后被《中国组织人事报》报道。


图片

蓬勃发展的绿色产业


二是开展“碳路先锋”行动。组织开展“传承红色基因、弘扬老区精神”等活动,《泸西珍惜用好红色资源》被《人民日报》刊载。推进干部作风效能“黄橙红”预警机制,以作风大转变促进效能大提升,绿色低碳示范产业园项目批次用地比法定时限缩短44天,党教片《碳路先锋》获评州级一等奖。选派年轻干部、专业型干部、职级干部到重大项目一线历练成长,从中提拔使用38名干部。


图片

干部在一线锻炼


三是开展“绿美先锋”行动。县级部门与村党组织结对开展绿化、美化共建活动,打造5200余亩“先锋林”。利用美丽村庄示范点建设成果,组织开展高原梨文化节、火把狂欢节、丰收节等系列活动。承接绿色低碳示范产业园1.2万产业工人需求,在园区周边村布局建设集红色文化体验、餐饮服务、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功能区,让“生态村”变“网红村”,让“风景”变“钱景”。


图片

红河县


党建引领“三变” 实干推进振兴


红河县委常委、县委组织部部长  苏庆劼


一是坚持绿美先行,以“环境之变”推动宜居。“一张蓝图绘到底”,打造出1个省级绿美乡镇、1个省级绿美村庄、3个州级绿美村庄、24个县级绿美村庄;以“八项制度管全局”,制度化建成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;创建“红色苗圃”,统育苗木30余万株,集体平均创收1万元以上,务工群众人均增收近1万元。


图片

宜居宜业和美乡村——妥勺村


二是坚持村强民富,以“发展之变”推动宜业。县级统筹谋划消薄、乡镇整合项目提质、村级自主经营增效,全县村级集体收入预计达2130万元,增长107.6%;“三联三链”,采取理论联学、队伍联培、资源联享,以组织红链、示范强链、保障稳链,实现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达88.2%,产值增长4.3%,务工群众人均收入增长19%;实施“侨乡工匠计划”,培育“党员劳务经纪人”,提质就业技能,打造“红河嫂”劳务品牌,稳定就业11.9万余人。


图片

堤镇浪堵村习语步道


三是坚持党群同心,以“思想之变”推动和美。实施“习语步道92计划”,打造群众身边的学习阵地,建成20条“习语步道”;推行“三会一课”进农家,以定参会人员、定会议主题、定会议地点,破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,一线化解问题1000余件;拓展“三话六学”实践活动,开展“党的恩情我来说”群众性演讲比赛,创建“法官+党员明白人+乡贤能人”协同治理机制,全县矛盾纠纷发生率下降55.1%。


图片

元阳县


打造和美乡村  建设幸福家园


元阳县委常委、县委组织部部长  陈  锐


一是从“美”出发,打造“我在那里等你”的文旅画卷。聚焦“3241”思路,县乡村共同发力,打造那里村党建引领农文旅融合示范标杆,通过引聚乡贤能人,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,把傣陶文旅融合产业建在家门口,打造制陶、多肉植物种植、夜间经济、田园综合体4大产业化联合经营体,全力推进产业兴带动百姓富,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100万元以上,推动美丽生活、美丽经济、美丽生态“三美”融合,引领全县各村谋发展。


图片

元阳县“乡村振兴大擂台”农特产品展示销售现场


二是从“实”出发,打造“看得见摸得到”的比武擂台。围绕“助农增收”主题,借助泼水节活动,搭建线上线下农特产品展示、销售、同台竞技比武3个擂台。14个乡镇线上邀请本土网红达人、乡镇领导直播带货,线下设农特产品专区售卖。活动期间产品交易额达340余万元,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。截至目前,带动签订农特产品合同180余个,金额8200余万元。


图片

元阳县火把节哈尼梯田景区“浪荡集市”


三是从“融”出发,打造“来了还想再来”的旅游名片。把红色堡垒建在旅游链上,成立文化旅游行业党委,指导成立旅游行业协会,在酒店、民宿、餐饮等旅游服务业上建立党支部4个,搭建“一心多点”党员服务网,制定《元阳旅游民宿行业服务标准》等,规范依法经营、诚信经营,在遗产区发展民宿客栈267户,成功创建国家甲级旅游民宿1户、丙级民宿1户、星级特色民居客栈3户。今年1至7月,全县接待国内游客263.08万人次,同比增长24%,旅游总收入达28.93亿元,同比增长38%。


图片

绿春县


打造边疆党建长廊品牌新版图


绿春县委常委、县委组织部部长  赵国辉


一是实施“边疆堡垒、组织强边”行动。通过动员干部下沉、到基层服务时间兑换调动积分等措施,充实乡镇力量110名,乡镇总体行政空编率从年初的29.2%压缩到8.41%,出台办法鼓励干部留在乡镇。推动“习语“线上一所、线下一廊”建设,组建5支边关党的理论宣讲团进行宣讲教育。送干部到重庆大学等高校学习,帮助334名村组干部提升学历。


图片

开展“同升一面国旗”活动


二是实施“东仰先锋、先锋戍边”行动。组建国门党员先锋服务队,转移危险区域群众479户1504人。开展边疆党建长廊“五个一”建设行动,实施红旗飘飘工程,增强边疆各族干部群众国家、国门、国土、国防意识。总结绿春干部“特别能吃苦、特别讲奉献、特别能忍耐、特别能战斗”的新时代绿春戍边精神,主动到外沟通宣讲,吸引帮扶团队30余个,帮助投入近1000万元。


图片

党政军警民守边护边


三是实施“绿边和美、富民兴边”行动。以“干部规划家乡行动”为契机,以实施“党建引领、六村同创”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为抓手,以建设现代化边境幸福村为重点,大力推动浙江“千万工程”绿春实践,建设示范村35个、现代化边境幸福村48个。用好帮扶资源,建立茶产业科技示范基地10个,辐射带动3.8万亩。探索“党组织+边境贸易”发展模式,引进3家进出口贸易公司组建边贸发展联盟,助力加快乡村振兴。


图片

屏边县


党建引领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


屏边县委常委、县委组织部部长  庞红生


一是创新建立村干部“五星级”管理、驻村干部积分制,推动消费扶贫,“土特产”销售收益为1400余万元。推行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(企业)82个,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03户,建成特色产业示范园84个,农村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幅12.91%。引进云南博欣生物科技等龙头企业12家,总投资24.57亿元的13个重点产业项目落地,“绿水青山”成为“金山银山”。


图片

农文旅产业发展示范项目——山秋.梦庄园


“一把手”牵头协调整合资金4.35亿元,创成绿美乡村64个、省级乡村振兴精品村1个、省级美丽乡村5个。撬动社会资金2866万元,建成山秋•梦庄园等一批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项目,接待游客100余万人次,创收11亿元。打造滇越铁路人字桥“红色文化”、南溪河“产业振兴”、卡口王家村“休闲农业”、大份子石洞村“和美宜居”四大主题示范片区,“一村之美”蜕变成“全域之美”。


图片

玉屏镇党委书记抓美丽乡村建设成果——大份子村


三是组建“苗岭文艺轻骑兵”“屏小榴”等特色宣传队伍11支,开展宣讲活动820场次,7万余人次聆听。建成4个“苗绣”展览馆、8个绣娘工作站和20个家庭绣梦工坊,引入贵州“苗十三”医药科技公司,通过举办民族特色文化活动吸引大批国内外游客。实施“少数民族干部培苗强基‘1520’工程”,科级少数民族干部占科级干部的49.3%。设立“石榴红”调解室,培养调解员760人,化解矛盾纠纷311件,成功率98.7%,各族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,“苗乡大地”绽放“团结之花”。


图片

金平县


大抓基层党建  赋能乡村振兴


金平县委常委、县委组织部部长  陈  平


一是深入开展“习语润边关·红河心向党”活动。采取“线上+线下”模式,开展宣讲“最喜爱的习语”主题党日1500余场次,6500余名党员讲出学“习”心声,引领群众树牢“党的光辉照边疆、边疆人民心向党”的思想共识。


图片

多民族融合


二是抓实“干部规划家乡行动”,建设边疆多彩和美乡村。组织752名回乡干部、1436名乡贤能人在村头巷尾“画草图”,众议“1+5”村庄规划愿景,开展“书记示范村”擂台比武,建设马鞍底乡石板寨新村、滮水岩村等一批绿美乡村。


图片

百香果产业喜获丰收


三是典型引路创建基层党建“一区一带”。采取“县级领导+行业部门”包村和“组织牵头、党员带头、群众参与”模式,创建文旅融合、边贸助推、民族团结3条示范带,打造曼棚新寨村、隔界村等14个特色示范村。


图片

马鞍底乡滮水岩村


四是打造“就业+治理”党建品牌。在村级设置“红色劳务驿站”,搭建红色就业链条,开展“百日行动”“春风行动”、沪滇劳务协作巡回招聘会,点对点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,实现转移就业12.7万人,其中,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51762人。建立农村外出务工家庭“五包一”机制,关爱外出务工家庭,实现外出务工者安心、组织放心、农村稳定。


图片

河口县


党建提质  干部提神  乡村提能


河口县委常委、县委组织部部长  郑端端


一是聚焦“国门打点”,构建“大党建”格局。出台“一带两区”等“1+1+1+N”制度体系,打造“口岸物流·锋领开放”等22个党建矩阵;成立国门党建一体化“大党委”,解决口岸通关、营商环境等12个方面的问题;实施“1733”先锋工程,与马关跨州县打造区域党建共同体。深化“强党建转作风抓落实”行动,开展“副局长”“科室长”现象专项整治,通报表扬20名“奋斗者”,批评14名“躺平者”。


图片

河口县河口镇八条半特色乡村旅游综合体 图片来源于河口县融媒体中心


二是聚焦“边境连线”,夯实“大治理”根基。推行“157”联防模式,建成4个党政军警民联合指挥中心,打造3个“最美联防所”、2条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带;推广“千名干部访万户·群众考核评干部”及党建引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“三个三”工作机制,解决群众“急难愁盼”问题300余件,化解矛盾纠纷157件,“1445”治理模式入选第二批全省乡村治理典型案例。


图片

河口县瑶山乡水槽村委会五道河村民小组 图片来源于河口县融媒体中心


三是聚焦“沿河示范”,打造“大融合”品牌。围绕服务“三大经济”,搭建企才“对接通道”,选派“营商专员”“项目专员”,助企纾困、解决困难135个;举办“越南语速成班”梯次轮训科级干部,成立党员翻译先锋、银发志愿服务队等4支队伍,服务口岸通关、政企会谈、对外贸易5万人次。建设“蜂享驿站”、大货车司机党群驿站9处;开办“知行学堂”“共富学堂”双学堂,选派25名科技特派员、20名产业导师下沉田间地头,指导产业发展,助农增收;搭建“一库+两员”教育实践平台,以高质量组织生活凝聚党员干部向心力。


转载来源:云南红河发布
分享到:

版权所有 Copyright@ 2003-2018 开远党建网 滇ICP备17004191号-1

滇公网安备 53250202000117号
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873-3737594

技术支持:中国红河网